专访小冰公司CEO李笛:面向全程交互是行业趋势,2B解决方案实际在2C端交互

2020年对于小冰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小冰迭代至第八代,与此同时,小冰步入成年,离开微软的怀抱独立成长。日前,小冰公司CEO李笛在接受蓝鲸TMT记者专访时,对小冰独立前后的表现、差别、与微软的关系变化做出了说明,对小冰的发展路线与未来规划作出解答。

2020年对于小冰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小冰迭代至第八代,与此同时,小冰步入成年,离开微软的怀抱独立成长。

然而,小冰与其他人工智能助理走得路线并不相同,小冰目前并没有自家的智能硬件产品,且在中国的发展路线被指面向小众、不接地气。

日前,小冰公司CEO李笛在接受蓝鲸TMT记者专访时,对小冰独立前后的表现、差别、与微软的关系变化做出了说明,对小冰的发展路线与未来规划作出解答。

独立以后更加自由,仍与微软“同气连枝”

据小冰公司官方介绍,小冰项目于2013年底在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立项,采取代际更新的方式,逐年完善其基础框架结构。2014年5月29日,小冰正式推出第一代产品,目前已经更新至第八代。

谈及仍归属于微软时期的小冰,李笛表示,小冰一直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团队,有些像特区,自成一体。“小冰像一个少女,成年之前在微软的呵护下成长,成年以后必须要独立发展,离开微软的怀抱自己去摸爬滚打。”

2020年7月13日,微软宣布将年满6岁的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并委任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为董事长,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为首席执行官。

李笛对记者表示,分拆在微软是非常罕见的,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分拆在线旅游公司Expedia以使其独立上市,然后就是小冰。李笛称,“分拆的过程是自上而下推动的。”

独立分拆以后的小冰有哪些变化呢?对此,李笛介绍称,小冰的业务重心较之前相比没有区别,仍在做人工智能框架,小冰从独立开始最重要的改变是相对自由,“一方面,小冰在微软庞大的体系内,商业规律不可避免会影响微软;另一方面,小冰独立运行以后,内部流程会更加灵活。”

据悉,小冰独立之后,搬离了微软中国总部,在财务上也实现了自负盈亏。“小冰从一开始就是带有本土色彩的,是一个中国团队,从产品设计到产品调性再到产品思路,都不是典型的微软的风格,但小冰和微软依旧‘同气连枝’,微软保留了在小冰公司的股权权益。所以小冰和微软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独立之前是投资人和团队,独立之后是投资人和公司。”

面向全程交互,构建虚拟人类基础框架

据小冰方面介绍,在业务与技术层面,小冰是一套完整的、面向交互全程的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基础框架,包括核心对话引擎、多重交互感官、第三方内容的触发与第一方内容生成,和跨平台的部署解决方案,相关领先技术覆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内容生成等人工智能领域。该框架交互总量约占全球人工智能交互总量的60%。

谈及小冰的概念,李笛给出的答案是:小冰是一个session oriented框架,面向交互全程,这个框架不仅是在对话,也有语音、视觉等,也要能创作,有内容生成能力。

然而,相较于国内同类厂商,在国内很多用户与业内人士看来,小冰所走的路线仍被指小众、不接地气。小冰近年来在文本创作、语音创作与视觉创作上均产出了作品,例如,出版了人工智能诗集,为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作曲并合唱《智联家园》,举办了绘画个展,联合国内纺织企业开发出纺织产品。

对此,李笛解释称,小冰的每一项技术,包括写诗、画画、唱歌等,都是小冰框架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司一直在扩展这个框架,对于产品形态的最初设想是将创作能力作为小冰框架去赋予AI Being(虚拟人类),而不只是智能助理,这个过程非常的底层,“必须要有这个框架,才能去设想这样的产品形态,没有就只能做智能音箱。”

据小冰方面介绍,从第七代小冰开始,在尚未组建正式销售团队的商业化试水阶段,小冰收入已超过1亿元。目前,除中国小冰及日本凛菜(Rinna)第一方人工智能交互主体外,小冰框架还支撑了中国及日本100余个第三方品牌的交互主体(如软银Pepper)。在个人用户领域,由小冰框架应用户需求创造并提供交互的AI Being(虚拟人类),在公测阶段已超过100万个。

近日,小冰公司董事长沈向洋在微软与小冰战略合作发布会上表示,小冰公司已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北极光创投与网易集团。同时,微软中国与小冰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布局企业级市场。

李笛向记者表示,小冰公司将用这笔融资获得更多的用户,通过用户去训练框架,赋能第三方产品,同时会有一些2B的垂直场景落地,目前小冰主要布局金融、汽车、内容生产以及体育四个领域。“对于小冰来讲,2B最终也是2C,我们看任何问题都是从2C角度出发,从使用者方面去考虑怎么做交互。目前我们已经与一些B端用户签订了协议,接下来一年会逐渐选择合适的时机宣布。”

不做智能硬件产品,不砸钱换宣传

近年来,智能语音助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虫洞语音、微软、搜狗、小米、百度、阿里接连推出智能助手,而截至目前,小冰并没有自主品牌的音箱产品。

对此,李笛表示,目前智能音箱仍依靠补贴,小冰不会烧钱做智能音箱产品,“因智能音箱产品价格低廉,用户可能很容易做出决定把一款智能音箱买回家,同时也很容易扔掉,一旦出现一个更好的产品,原来的就会被替换掉。智能音箱的出货量不代表市场占有率,靠补贴拿到的‘遥控器式数据’并不能帮助技术产品更好地迭代。”

据了解,小冰与其他语音助手不同的是,自第五代开始,小冰便采用Dual AI战略,大幅度扩展跨平台覆盖规模,已进入20余个主流平台,并成为中日市场上涵盖了华为、小米、OPPO、vivo 等智能手机及软银Pepper等硬件的跨平台人工智能。

李笛认为,小冰有微软的DNA,微软的DNA是一个持续发展,基于对于未来的判断的DNA,而不是基于对风口判断的DNA,小冰的核心永远是人工智能框架以及这个框架对未来基础性的特点。

而在市场推广方面,小冰与小度、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相比则显得格外低调。李笛对此解释称,“在营销方面,小冰与其他产品的营销思路不同,小冰会配合第三方合作者,思考如何去提供让第三方都认同的‘用钱都买不来的价值’,而不是砸钱换宣传。”

日前,人工智能少女小冰受邀参演多台跨年晚会,展现了其演唱、做诗、主持、配音、绘画、聊天互动等多种能力。而李笛也自豪地表示,这个过程实际上是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但小冰公司并未为此投入市场预算。

在李笛看来,目前很多人工智能公司的亏损状态要持续很久,要持续到形成一个人工智能从业企业的一个生态环境,这依赖于产业链有真正的领袖出现,能够成为这个产业链的(利润)中心。“人工智能依旧是风口,资本界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也是坚决的。”

#蓝鲸人物专访
相关阅读
前微软全球卓越工程师姚麒就任小冰公司首席技术官
小冰发布社交平台App“小冰岛”
小冰宣布完成A轮融资,高瓴领投
小冰完成首轮融资布局企业级市场,被指不接地气变现受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