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政策春风利好中药板块,精华制药等股持续涨停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朱雨婕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业绩向好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从需求端看,疫情推动了国民的健康、保健需求逐步上涨,且中药在抗疫中的良好表现使人们对中药更加重视。同时,多个中药品牌在近两年来更加注重电商渠道的建设,有利于使更多消费者了解及购买中医药产品,高效开拓市场。另外,国家对中药材的生产、炮制、储存的标准要求提高,对药品质量的监管也更加严格,推动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信任度,从而增加中药类消费。

在2020年A+H的Biotech频频破发的当下,中医药股走出了自2020年11月以来的连续上涨行情。

今日,在大盘带动下,中药板块回调下跌近5%,但值得注意的是,同仁堂一度创历史新高,精华制药、龙津药业、沃华医药涨停,精华制药获近10个交易日的第9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100%;龙津药业自去年11月以来的连续涨幅超120%。

消息面上,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 DRGs付费,在已实行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病种的系数和分值。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表示,政策春风持续加码,医保大力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信建投认为,中医医疗机构暂不执行DRG付费,已执行地区适当调高中医病种系数和分值,表明医保对中医药整体支持力度超预期;中医医疗机构及时纳入医保,部分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有望上调,利好中医医疗服务赛道;中药饮片依旧保持不超过25%的加成比例,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纳入饮片管理,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在医院渠道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事实上,去年中药板块重磅支持政策不断。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6月30日,国家卫健委等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7月7日,五部门共同制定《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从业绩方面来看,对于多家中药企业来说,2021年是业绩复苏之年。以同仁堂为例,2021年其业绩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创出新高;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06.83亿,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9.2亿,同比增长28.67%。对于2021年业绩的增长,同仁堂在财报中解释为销量增长。

太极集团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5.70亿元,同比增长10.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425.54%;华润三九三季度业绩公告称,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10.99亿元,同比增加19.17%;净利润盈利约17.41亿元,同比增加10.13%。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朱雨婕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业绩向好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从需求端看,疫情推动了国民的健康、保健需求逐步上涨,且中药在抗疫中的良好表现使人们对中药更加重视。同时,多个中药品牌在近两年来更加注重电商渠道的建设,有利于使更多消费者了解及购买中医药产品,高效开拓市场。另外,国家对中药材的生产、炮制、储存的标准要求提高,对药品质量的监管也更加严格,推动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中药产品的信任度,从而增加中药类消费。

除了政策加持,涨价对于中医药这这波上涨似乎是又一引爆因素。2021年12月以来,包括同仁堂、华润三九、太极集团在内的多家中药上市公司上调了产品价格。12月初,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的售价从780元/丸提至860元/丸,提价幅度超过10%;12月13日,华润三九在互动平台表示,由于近年来整体成本不断上涨等原因,公司安宫牛黄丸出厂价今年有所提升;12月21日,太极集团表示,为缓解公司成本上升压力,近期已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进行调整,平均上调幅度为12%;同日,九芝堂也表示,基于目前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持续性上涨,公司将针对具体产品,制定不同的出厂价格调整策略。

有市场人士表示,中成药价格接连上涨的原因主要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所致。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中药原材料价格在2021年持续上涨,比如麝香、牛黄、燕窝、西洋参、虫草、黄连、金银花等。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表示,中药的原材料成本上升,涨价对于中药企业控制利润是合理的。一方面来看,中药原材料成本上升是来自于供需不平衡,中药的需求随疫情的发生,群体健康意识提升而上升,而中药原材料等则因为异常天气等原因有所波动,实际终端市场的需求是在增大的过程中,尤其受新冠疫情影响有一个特殊的爆发期。另一方面中药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国的老年人,国内老年人通常是价格敏感的,然而他们对于中药的黏性较高而对于中药的价格敏感性较低,年轻消费群体还远未成为中药消费的主流,当前价格上涨的幅度还不会影响老年群体的粘性。因此涨价对于中药产品销量的影响不会很明显。

对于中药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王文华表示,中医药企业体制内会有局部的西药化,分子药理学的验证将成为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验证产品核心竞争力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中药可以与西药进行治疗理念上的差异化,保持原本“治未病”的主要方向。

相关阅读
同仁堂一季度“开门红”,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又一家“同仁堂”要上市,津同仁仍然身陷商标纠纷,IPO前夕丽珠集团大笔接盘
同仁堂卖奶茶,想圈住“养生”年轻人
中药老字号纷纷寻找新增长极:逆境破壁成跨界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