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旅行收入同比减少38.3%,只能靠短途盈利

相信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调整适配,短途游能够寻得更大发展空间。

文|睿财经 刘然

8月22日,同程旅行发布公告称,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19.1%至30.37亿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减少24.9%至7.31亿元。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减少13.6%至2.21亿人。

二季度数据全线下降

同程旅行发布公告称,收入由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1.38亿元同比减少38.3%至人民币13.187亿元。

经调整EBITDA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5.497亿元减少46.8%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2.922亿元。经调整EBITDA利润率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25.7%减少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22.2%。

经调整溢利净额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4.179亿元减少73.2%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1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19.5%减少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8.5%。

平均月活跃用户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2.779亿人同比减少28.9%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1.976亿人。

平均月付费用户由2021年第二季度的3340万人同比减少21.9%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2610万人。

难得的盈利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同程旅行的非一线城市注册用户占比达87.1%,微信平台上的新增付费用户约61.7%来自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

进入5、6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复工复产有序推进,让整个旅行行业回归复苏的轨道。2022年二季度,同程旅行平均月活用户为1.98亿,平均月付费用户达到2610万。与此同时,同程旅行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22年第二季度,同程旅行实现总营收13.19亿元。其中住宿业务收入达到5.44亿元,住宿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1.2%。

交通方面,同程旅行不断加大出行场景拓展,持续丰富汽车票、公交乘车等交通产品服务。2022年第二季度,汽车票业务实现同比高速增长。同程旅行推出的“乘车呗”小程序,为国内用户提供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

2022年以来,同程旅行持续发力的品牌战略逐步显现出成效。第二季度,基于同程旅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渗透力,平台付费用户比例提升至13.2%。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同程旅行的年付费用户达到1.97亿,同比增长8%。

2022年3月以来,国内多个核心城市相继出现的新一轮疫情,让旅游出行行业面临着比2020年第一波疫情来袭时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下沉市场,本地旅行消费所受影响相对较小,这为同程旅行的用户和业务提供了增长空间。

当下深耕短途游

从2021年开始,本地游成了旅游市场行业的重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携程、同程旅行以及途牛三家OTA财报中均指出,相较于2020年,2021年企业在本地游、周边游市场上持续“发力”,部分产品的交易额甚至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这部分收入也成为了OTA 2021年业绩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其实,受疫情影响,2021年旅行用户出游半径明显缩短,旅游市场被迫转入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根据途牛出游数据显示,在过去,有近六成游客将出游“距离”调整为本地游、周边游,游乐园、逛古镇、看展览、宅酒店成为今年春节假期的旅游消费新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各家旅游企业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短途游上来。

各种农家乐、采摘园、亲子酒店不断创新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短途游的消费热情越来越高,对旅游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远距离组团旅游,短途游所需的出行时间和距离大幅减少,游客对目的地的熟悉程度也更高,这种情况下出游需求就成了深度的参与和体验。在一些博物馆,文物修复和碑刻拓印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文化魅力。在一些农村地区,引导游客参与到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和加工过程中,也成了推动文旅融合的有效方式。

此外,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也能让短途游更具吸引力。

从游客群体来看,家庭出行成为短途游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旅游行业从业者要兼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

相信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调整适配,短途游能够寻得更大发展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