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路线图出炉,明确十方面55项重点任务措施

从金融业主要预期性指标来看,2025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1万亿元左右;北京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000家左右;金融机构不良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片来源:东方IC

日前,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措施。

《规划》在回顾“十三五”时期首都金融业发展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了到“十四五”期末,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能级显著提升、金融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凸显、金融双向开放高水平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动能持续增强、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的目标,并对2035年进行展望。

从金融业主要预期性指标来看,2025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1万亿元左右;北京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000家左右;金融机构不良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规划》在十个方面提出了55项主要任务措施:一是强化大国首都金融功能,高水平建设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二是优化首都金融组织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业态;三是服务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发挥“金融+科技+数据”叠加优势,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五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民生,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六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精准高效金融生态服务体系;七是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建设绿色金融中心;八是推进金融领域“两区”建设,打造金融业双向开放新高地;九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金融安全首善之区;十是提升首都金融软实力,营造国际一流金融营商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还提出,要积极发展养老金融,大力加强第三支柱建设。聚焦养老产业投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为养老产业市场主体提供多样化融资支持。

支持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创新发展,积极与国际养老保险类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养老保险经验;拓展保险公司商业养老保险计划,形成全域覆盖的商业养老保险新业态。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医疗险、重大疾病险等商业健康险,切实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抵御风险能力。

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推广具有长期性、安全性,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理财、基金、保险等。支持国际知名养老金管理机构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开展试点,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鼓励保险机构扩大养老保险产品范围,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商业模式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范围。

#“京华新声”|蓝鲸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