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开存,银行地推争夺00后

对于个人养老金,大众关心的问题很多,如何交、如何领、又会有怎样的收益。

文 | 真故研究室 郑思芳

编辑 | 龚正

近日,超大只的白色大鹅毛绒玩具,成了北京街头最靓的仔。这是由某银行推出的“办理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地推活动,礼品设置上针对00后新生代的意味明显。

去年11月中旬,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36城试点实施。实施的背景是,国家希望在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之外,构建支撑中国人老后生活的第三支柱。

今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7亿。被称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虽然实现了广覆盖,但对不少老年人来说,仅靠这点养老钱难以支撑老后体面。而个人养老金制度类似于一种长期个人投资,被寄予了为老后生活再添另一道收入的目标期待。本质上这都是为中国人老后生活的重新设计。

银行送大鹅,个人养老金花式拉新

“扫码送大鹅!不用任何手续直接送大鹅!”

近一段时间,北京地铁口、写字楼下,很多拿着大只白色大鹅的地推人员频繁出没。这让不少人又想起了2014-2015年间,一时繁荣的互联网O2O时代。

彼时,北京很多新创互联网O2O公司常常在街头摆摊设点,扫码送礼拉新用户。时过境迁,这一波扫码拉新的主体,从互联网公司变成了金融机构。

图 | 北京马路边的发大鹅

这次送大鹅活动由北京银行发起,目的是鼓励人们开设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其实,并非只有北京银行在做这件拉新。中国工商银行等各家机构网点也都在鼓励大众开设相关账户,只不过送的礼物是雨伞、50元京东购物卡、潮玩等,没有大鹅这么显眼,但礼品设置上,潮玩、玩具等都是00后的最爱。

按照相关安排,首批有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理财公司、14家证券公司、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和6家保险公司等。

不少人近日去银行办事,都会遇到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业务。还有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直接拎包深入写字楼一线,为有需要的用户现场办理。办理一个,送一份礼品。

可以说,各金融机构,已经围绕有可能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人群,展开了激烈竞争。那为何目标性如此明确呢?首先可以从个人养老金的政策理解开始。

个人养老金账户,对不少人而言,这个名词还有点陌生。很多人脑海里可能蹦出的第一个疑问是:每月都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为何又出来了一个个人养老金。

这项事业的政策起点,始于去年11月,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联合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图 |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

所谓个人养老金,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如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现在还没退休的你,每年向专属于你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存一笔养老金,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相关机构用这笔钱进行长期投资,老后你能从这笔有望增值的钱中,领取养老金收入。这样,参加者就能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还能有一笔收入,多一份老后保障。

之所以这样鼓励,这与我国目前养老体系的结构性现状面临的一些问题有关。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真故研究室》介绍,我国对中国人养老生活的制度设计,以多层次、多支柱为方向。

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支柱来支撑中国人老后生活。

第一大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属于公共养老金,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

第二大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第三大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但是这三大支柱各存在需要补强之处。

第一大支柱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主体部分。目前覆盖人数已达10.4亿,积累基金 6.4 万亿元。它的优点是实现了广覆盖,但是存在着整体替代率较低的问题——概括而言,可能会出现不少人老后领取的养老金不会高、从而影响老后生活水平的情况。

养老金替代率,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月养老金和退休前薪资的比例。

据世界银行建议,若想退休后生活水平与退休前相当,养老金替代率需要达到70%以上。

在1999年以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21年,我国社保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降为43.6%,部分人的养老金可能是月薪的一半还不到。

如果仅靠第一支柱大家领取养老费,受通货膨胀等各因素影响,部分人显然不是够用的。

第二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部分养老保险以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参保为主。截至2021年底,两项年金参加职工7000多万人。

第二支柱覆盖面较窄、资金积累规模是有限的,只能满足小部分人群养老需求。相较之下,在美国的养老金体系中,作为第二支柱的职业养老金占比则接近60%。

第三是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比如养老商业保险)。

富裕阶层买养老商业保险比较多,但它能覆盖的人数也是有限的。所以国家相关部门推出了政府政策支持、但决定参与与否由参与人自己决定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希望能为更广大的中国人提供多一项养老的财源收入。

目前看,第三支柱在我国发展是不充分的,因而也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缴纳个人养老金,能有啥利可图

对于个人养老金,大众关心的问题很多,如何交、如何领、又会有怎样的收益。如需从政策原文来理解,大家可查阅人社部官网《关于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的通知》,具体了解。

这里简略概括一下:

1、可参加人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

2、参加人每年可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缴纳养老金,缴纳额度上限是12000元/年。

3、 缴纳完毕后,参加人可自主在相关平台选择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品种,各有不同的风险等级。

目前,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等机构已经发售了多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自主选择和购买相应风险的理财产品。

4、 参加人一般只能在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下,才能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领取个人养老金。日常不能随意支取。这项规定主要是为了保障相关机构能汇集大众缴纳的个人养老金,进行长期闭环投资。

关于退休后,参加人能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能领取多少钱的问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个人养老金,可以理解成一个被动的长期投资,参加人在缴费之后要选取的投资标的都是由证监会和银保监会审定的产品。相对比较安全、风险可控,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长期利率。”

目前,按照政策的制度设计,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远期的好处是存进去的养老金是可能的增值,近期好处是对一部分人群能够进行节税。

先说远期可能的好处,一般个人在缴纳养老金之后,可自主选择的投资产品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四大类金融产品。储蓄存款比较稳健,其它产品按照市场规律存有一定风险。

目前,银行工作人员常用来宣介的投资收益大概为3%-8%之间。

假设每年缴纳1.2万元的最高购买额度来投资相应产品,并在30年后领取,总计将投入36万元。若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5%和8%,则税后到期本息总收益分别为57万元、80万元和142万元。当然也需要注意高收益会伴随着风险。

这与时下各银行推出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相比是有相对优势的。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三年期为2.60%,五年期为2.65%。

如果从近期好处来看,按照个人养老金个税政策规定,对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缴纳环节能够节税”。

图 | 我国个税税率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养老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个人养老金可以在核算个人所得税时作为扣除项在税前扣除,这个时间的计算节点为当年年底。所以,如果想要省下2022年个人养老金的税款,就要赶在今年12月31日前将钱存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无论是否购买储蓄、理财、基金等投资产品,都能享受到税收优惠。

举个例子,每年年收入应纳税所得额在96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若每年缴纳最高额度的1.2万元养老金,就可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先在96万元的年收入中减去1.2万元,再按照对应的45%的个税税率缴纳个税,年度内可节省5400元个税。

除了缴纳环节能够节税,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只需要注意的是,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会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每月参加人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中,领取10000元养老金,就需要每月缴税300元。

可以看到,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按照增加参加人老后收益的目标来设计的,为了鼓励大众尽早参与,通过采取节税措施来增强吸引力。

个人养老金,能解决老后贫困?

目前,对于个人缴纳个人养老金,大众态度比较多元。有的认为是一笔比较稳健的投资,缴存意愿比较高。有的已婚已育家庭则认为,缴存时间比较长且中途不能取出,会影响家庭为育儿上学、买房换房等相关储蓄,缴存意愿不高。

不过,这也符合国家政策设计,个人养老金采取的是自愿原则,交不交每个人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于个人养老金的政策解读,董登新从四个层面来进行了解说。

一是为中国人养老多添一道财源保障。

2023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2.7亿,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且存在未富先老问题。为了应对老龄化,发展个人养老金这样的私人养老金,是应对养老财源的举措之一。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仅靠第一大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很多人老后是不够用的。

三大支柱越健全,我国养老体系也就越健全,这样能够保证大多数人老后有一个体面生活。

当然也将注意到,个人养老金也不可能百分百普及。目前的制度设计比较有利于年收入相对较高者,他有更多的余钱,可以从事个人养老金的缴存与投资。相关部门这样去制定,也是希望这部分人群能形成一个表率,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

年收入较低者可能积极性就会弱一些,尤其是没有达到个税缴纳标准的人群。这时可以在税制上有更多改革,让个人养老金制度更加完善和普惠。

二是有助于帮助中国家庭的理财观念,从短炒赚快钱,引导至长期投资。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理财习惯来看,股市和楼市是不少人的重要理财途径。

但股市上,由于中国股市呈现出较强的散户属性,导致波动一直较为激烈。过去经验表明,这当中90%的散户总体是亏钱的,很难获得长期收益率。

另外,楼市的财富杠杆效应,在这几年以及之后将减弱,那么接下来中国人的理财往何处去,养老将是其中一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个人养老金有望将带动家庭理财观念的改变,让养老产品的配置成为家庭理财的必需项目。

三是应该看到个人养老金的缴存,将为资本市场带来一个巨大的资金池。

通过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过去散户分散炒股的钱,将汇集成一个不可提取的长期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投入到资本市场运作,获得可观的长期收益率。

这对个人财富既是一个保值增值,同时也是一种对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支持,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

四是有利于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不管是养老院发展、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还是市场上出现的上门养老服务等,这一切行业发展的前提是老年人手中需要有钱。有钱才能产生需求,才能刺激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等服务行业的发展。

从以上可以看到,银行雇佣地推人员在马路上发大鹅,本质上也是抢用户、争抢可能的个人养老资金财源,是传统吸储的一个新机会。

当然,鉴于大众对彻底理解个人养老金还有一个观察期,许多银行的变通方法是,先把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存不存钱由大众自己决定。

而对于大众关心的能否解决老后贫穷的担忧,董登新并不这样认为。任何制度设计都存在界限,不可能一劳永逸。

业内不少声音认为,中国人养老将面临未富先老等复杂局面。即便是日本这样的发达经济体,近期一则新闻也爆出,789万日本老人还在打零工。有的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社会价值,更多则是为了生活。

我们上周末也发布了《医保卡少了几十元,为啥年轻人焦虑了》的文章。不管是医保还是养老的变化,它已经开始引导我们思考老后生活,将一定随着时代发生与传统田园牧歌式想象不一样的变化。工作至死,或者说高龄再就业,不管是主动而为、还是被动被迫,都可能成为我们度过余生的一个选择项之一。

借用网上一个梗:65岁的你和我,可能未来会面临这一天的到来:65岁大寿时要跟老板发邮件请假,我要回家过个生。这可能会是我们未来的养老。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