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张铮:用科学文艺争夺“未来定义权”

科幻与科普的繁荣,是为了给硬核科技创新创造思想条件,改变“人”这一关键变量,并营造包容试错、欣赏试错的社会氛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

2023年12月23日下午,由蓝鲸、鲸平台主办,财联社协办的第十届蓝鲸记者年会在北京粤财JW万豪酒店顺利举行,来自主流媒体、企业高管共超300人在现场一同参与了此次蓝鲸记者年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作了题为《开拓未来向度的文艺创作与传播创新》的演讲。

张铮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数字文化产业。最近一两年,他带领清华的团队一起集中研究科幻之后,意识到中国现在正处于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阶段,亟待去抢夺“未来定义权”。

在西方的科幻叙事中,当地球面临末世危机时,人类常常在广袤的宇宙中选择另一个“地球”。“但在中国电影《流浪地球》中,中国人提出的方案是我们带着地球一起走,而不是我们要抛弃掉这个星球。这让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为人类共有的未来的设计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张铮表示。

于是张铮团队提出,可以通过科幻和科普作为两翼打造中国特色的科学文艺内核。科幻文艺和科普文艺之间相互补充,各司其职,可以带我们超越现实,又让我们回归当下,回归社会现实。

张铮表示,在科幻文艺方面,有必要去激发科幻文艺创作者、科学家群体和科幻迷,使其进一步与顶尖科学家、中坚科研队伍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联系。我们需要有更多科研工作者能主动去进行科幻创作。

在科普文艺方面,张铮也认为大有可为空间:通过科普短视频、戏剧、研学、文旅等多元渠道,培育“科学家精神”,营造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和包容试错的社会氛围。张铮举例说,马斯克的疯狂的Space X民营航天实验即使失败了,依然在海外社媒上有人对其由衷地欣赏,我们非常需要营造这样的社会氛围来鼓励大家去天马行空地想象、大胆地试验,去鼓励科学实验上扎实探索的‘疯狂’。”

张铮表示,科学文艺的一大关键作用,是推进超越型教育,使得人能拓展自我边界。人在接触科幻后,能激发并塑造个体的人类认同(感到归属并关照人类整体)与未来取向(看重远期结果)。“一个人可能因为今天看了一部科幻小说、一部科幻电影,或者打了一个未来向的游戏,而带来自我超越的心态,知道原来远方的人、未来的代际与我都有关。”张铮说。

张铮表示,文化创新推动硬核国力的一大方向是,树立“创新型”国家形象。“我们在进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时,常常有意或无意地以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形象出现。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焕发新姿,我们更有很多生动鲜活的科学家群体、科技工作者群体和科技企业家群体,有举世瞩目和在很多领域领先全球的科技成果与发明。只有让这些代表创新的人和事不在我们国家形象的塑造中缺位,才能帮助我们在全球的科技博弈中获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