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压力下,电池厂商开始洗牌

整体来看,上游产线开工率普遍好于下游环节。

文|华夏能源网

龙年春节刚刚结束,光伏行业已悄然开始洗牌。

华夏能源网经多方调研获悉,光伏主产业链中,组件厂商的压力最大。一位长年为组件企业提供辅材的业内人士忍不住对华夏能源网感叹:“确实是很多企业巨亏,本来好好的产业,产能干过剩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春节前后,组件价格整体处于0.8-09元/W区间,甚至已有报价跌至0.79元/W。按照行业头部企业的说法,每瓦1元是光伏组件的成本线,跌到这个价格下全行业都很难盈利。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光伏组件企业普遍面临着越生产越亏损的局面。

华夏能源网了解到,面对亏损压力,组件企业已经明显分化,中小厂商大量减产、甚至停产,订单和业务则更多集中在大厂手中。

来自Infolink的行业权威资料显示,2月份,中国组件厂商的整体开工率只有23%,而TOP 9组件企业的开工率则为49%。

从产量来看,据SMM预计,2月国内组件产量或将低于30GW,环比1月下降20%左右。而1月国内组件产量约为35.5GW,已经环比12月减少了21.6%。

组件上游的电池环节,厂商日子也不好过。

“电池端整体开工率不高,尤其是有的小型企业就直接关停了。”一位硅片企业高管对华夏能源网直言。他还表示,目前已听说有电池企业被这一轮行业洗牌“洗掉了”。这些被淘汰的企业,属于小规模或者资金流不足的类型。

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光伏电池环节大扩张,全年落地总产能预测高达151.4GW。电池环节的大洗牌,主要源于电池产能严重过剩,且利润过低。这些陷入困境的企业,正为前两年的激进扩张付出代价。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电池企业提前开启了春节放假模式,部分工厂自1月份就放假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华夏能源网,某独角兽电池制造商春节期间“给员工放假半个月”。

而一线大厂,虽然相关产线也停了一部分,但即便在过年期间仍在正常生产。前述硅片企业高管表示,他获得的信息是,大型电池厂开工率约在50%左右。

深究电池厂减产、放假的原因,除了产能过剩,另外一大原因是大量PERC产能的关停和升级,在过去一年n型对p型产能的替代异常迅猛。据Infolink统计,截至2024年2月初,PERC产能已经确定关闭/停止生产的项目达到58GW。与此同时,规划升级的产能也达到86GW左右。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业内还传出消息称,某大厂将p型产品业务交给了代工企业,自己是“能不做就不做”。

不过,即使是n型产线,电池大厂在过年期间也出现了减产。有第三方机构预测,2月份行业电池排产在42GW上下,但实际产出预估下滑至40GW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对下月的开工预期倒是相对乐观。来自某光伏企业的市场负责人对华夏能源网表示,“自上周五开始,已有电池片企业开始加大复工力度。行业开工率将有望提升10%-15%。”

该人士还表示,“按往年惯例,一般3月份就开始回暖,到4、5月份行业就会进入旺季。不过按照今年情况,即使到4、5月份,估计前十电池厂商的产能也不太可能出现‘满开’的局面。”

相比于组件、电池产线放假停产,硅片产线春节期间的排产相对正常,例如有企业采取轮班不停炉制,主要原因是前期电池片囤货以及自身库存压力不大。

不过,春节2月份的生产,使得硅片库存水平不断升高。“眼下他们也有些恐慌”,前述市场负责人透露,“其实硅片目前23-25亿片的行业库存,仍处正常水平,但如果旺季不旺,未来就有掉价和减产的风险。”(华夏能源网注:该人士提及的行业库存规模,与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有所出入,有第三方机构的硅片摸底情况为15-17亿片左右。)

相比而言,上游的多晶硅、拉晶企业压力最小。整体来看,产业链上游的产线开工率普遍好于下游环节。

春节假期期间,多晶硅主流企业正常生产,仅部分企业仍在检修或停工技改周期内,整体对供需影响不大。接受华夏能源网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拉晶产线的开工率整体在80%左右,主要是拉晶产能过剩程度不严重,且利润也比电池厂高。

不过从全年来看,硅料也面临过剩的压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曾预测,到2024年底硅料产能会达到368万吨,即使停产一部分落后产线,预计总产能也将达到300万吨。从装机量需求反推,2024年硅料过剩度会比较高。

在产能过剩压力下,如今整个光伏行业已是风声鹤唳。有机构预测,鉴于成本压力,今年年内或将有三家中型制造商陷入破产。对此预测,有业内人士表示“不会那么快”,但如果今年行业继续低迷下去,“恐怕会有很多中小企业真的抗不住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