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日赚过亿,有人日亏500万,电池企业“得海外者得天下”?

​2025年或将成盈亏分界线。

文|华夏能源网

随着上年度业绩报告(含预报、快报)陆续出炉,A股的锂电板块也在3月11日应景的实现了一波集体上涨,宁德时代迎来久违的上涨,带动了电池板块的整体反弹。

不过,从各个厂商业绩数据来看,伴随着过去一年锂电行业的剧烈波动,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业绩也呈现分化,业绩普遍下滑,亏损成常态,仅少数实现利润增长,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实现盈利的企业中,宁德时代(SZ:300750)最赚钱,预计全年实现425亿元至455亿元的净利润来算,相当于日赚1.2亿。

利润增长最多的为国轩高科(SZ:002074),全年预计实现净利润8亿元至11亿元,同比增长157%至253%。同时,公司扣非净利润8500万元至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在业绩下滑的几家厂商中,瑞浦兰钧(SZ:00666)预计全年净亏损18亿—20亿元,较去年同期扩大近5倍,可谓年度“亏损王”,每天大约要亏掉500万。

但瑞浦兰钧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亏损王”吗?锂电赢家到底赢在哪些优势上?

谁是“亏损王”?

连亏四年的瑞浦兰钧,还有一位难兄难弟——孚能科技(SH:688567)。据业绩快报,2023年其业绩陷入巨亏,孚能科技在2023年亏损了17.74亿元,接近2022年亏损额的2倍。并且连续四年亏损。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亏损分别为3.31亿元、9.53亿元和9.27亿元,截止2023年,四年累计亏损额约40亿元。

锂电行业新秀们,离盈利都还很远。除瑞浦兰钧与孚能科技之外,去年主动撤回IPO的蜂巢能源,也因“四年累计亏损44.365亿元”倍受关注。蜂巢能源预计,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扭亏为盈。这意味着其在2023年大概率仍处于亏损状态。

瑞浦兰钧、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是近三年中亏损最大的三家锂电企业。亏损原因主要在于锂电材下滑导致的价格下滑以及产能利用低等行业共性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瑞浦兰钧主动打起“价格战”,以低价抢占市场,因此导致了毛利率大幅下滑;而孚能科技由于战略失误,投资损失也高达2.51亿元。

三家企业也均把盈利时间放在了2025年,眼下的2024年或将仍然处于亏损及烧钱阶段。

未来影响其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将在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海外市场是关键

年度盈利较好的几家企业,共同点在于海外业务实现了增长。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为37%,连续七年排名全球第一。此外,2023年,在除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其装车量达到了87.8GWh,仅以0.8GWh之差落后于LG新能源,位居第二;但其72.5%的高增速,已经威胁到LG新能源在海外市场的冠军地位。

海外市场的巨大增量,保障了宁德时代的利润增长。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从宁德时代客户结构拆分看,即便考虑国内电池产品盈利跌至0.02元—0.03元/Wh,由于海外市场支撑,整体盈利仍可维持0.07元—0.08元/Wh,合计电池利润维持稳定。

净利润实现三位数超预期增长的国轩高科,也是海外市场的受益者。数据显示,仅在2023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96.74%,占比为20.09%。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在2023年,国轩高科不仅将电池基地建到了泰国、德国,而且在美国投建的电池工厂也有了新的进展。受限于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美国被认为是中国锂电企业最难进入的市场。

可谓“成也海外,败也海外”。也有部分厂商因海外市场业绩不佳,导致了业绩的大幅下滑,最典型当属派能科技(SH:688063)和鹏辉能源(SZ:300438)。

鹏辉能源和派能科技的海外业务主要是户用储能,市场主要在欧洲。2022年受益于欧洲户用储能市场的需求井喷,鹏辉能源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斩获了良好业绩。

但2023年,海外户用储能突然遇冷,同时叠加国内出口企业竞争加剧,鹏辉能源和派能科技出货量和业绩受到较大冲击。

在行业出货量排名上,鹏辉能源下滑至第八名,派能科技则跌出十强。鹏辉能源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58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下降86.47%—90.77%;派能科技全年实现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减少57.11%。

业绩分化将继续扩大

多数锂电池企业对2024年市场及未来业绩预期都表示看好,然而,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将是行业竞争极为激烈的一年,锂电池企业的业绩或将进一步出现分化,强者恒强,部分企业则会被淘汰出局。

东吴证券研报表示,2023年,宁德时代与二线电池企业盈利差异进一步扩大,预计2024年盈利差异仍将保持,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成本领先优势,二是产品结构好。

未来的市场形势,对二、三线电池企业的挑战更大。

一方面,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高工锂电预测,在电池领域,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市场CR5集中度相比2023年仍将呈上升趋势。动力电池市场CR5集中度将超90%,储能电池市场CR5集中度将超72%。二三线电池厂商的市场份额将遭遇挤压,甚至会失去市场。

另一方面,影响企业利润下滑的两大因素——产能利用率低和“价格战”导致的毛利率低依然难以改善。

在产能利用率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到 2025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利用率很可能降至35%左右。EV Tank也预测,锂电池行业的名义产能利用率将从2023年的46.0%下降到2026年的38.8%。如此低的产能利用率,必将导致成本高企。

毛利率问题上,虽然碳酸锂价格的下跌使得电池企业的成本压力得到了缓解,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降价和储能市场竞争的加剧,再次将降本压力传导到电池制造环节。

碳酸锂价格基本处于底部的情况下,如果价格战持续下去,锂电材料价格几乎没有再降价空间。两头压力挤压之下,没有议价能力的电池制造企业为了争夺订单,只能进一步牺牲利润。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